會想讀這本吉野源三郎寫的《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來讀,主要當然是因為書名跟宮崎駿復出拍的神秘的動畫的名字一樣,令人好奇。
作者在書中塑造了一位叫本田潤一的十五歲小孩(被其舅舅暱稱為小哥白尼),並藉小哥白尼在學校發生的事,與他對周遭觀察,以及他與舅舅分享後舅舅把他對此事的想法寫在筆記簿上回應小哥白尼(扮演小哥白泥的心靈導師),說出了他對於生而為人應有的品德的理想。
從書中的生活背景以及小哥白尼的舅舅會引用的歴史典故讀者就自然會發現這本書寫的時代離我們生活的時代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並且這種很明顯的藉由角色的對話書信說出理想作者的話語的自由引語的敘事方式,是過去的教養書、童書不算少見的敘事策略,雖然這種方式現在讀來有點俗套,但是作者不流於八股說教,而是循循善誘地推展故事,引導讀者與小哥白尼一起思索。
讀後竟有種莫名的感動,應該是被作者對於生而為人的理想所感動,那種熱忱、人道關懷與為善的信念近乎一種理想主義。
作者流露出的人格特質與為人類進步而奉獻的抱負,對英雄、偉人的定義,對世界的熱情讓我自然想到「世界上所有人都得到幸福我才會幸福」的宮澤賢治。搜尋了一下,吉野源三郎與宮澤賢治是同個時代的人呢(雙方差不到十歲),可是雙方似乎並沒有直接的往來,或許是那個時代的知識份子的某種共同的理想吧。
這是本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教養書,也適合為人父母的家長們閱讀,如果爸媽能夠朗讀、解釋,我覺得小學生也多少能理解。
這故事要改編成電影的難度不低,我好奇(期待)宮崎駿先生會拍出怎樣的動畫呢?
----------
《茶禪一味》
《茶禪一味》收錄了109句掛在茶室的床之間的,所謂的“一行物”的字軸,通常是具有禪意的字句,引用自各種詩、公案、古籍經典等。茶室中的掛軸被千利休認為是茶道中最重要的道具。
本書從茶室、茶、禪的誕生簡介起,譬如茶室也被稱為維摩詰之室,乃源於大乘佛教的《維摩詰經》的主角,維摩詰的故事,他在病中休養的地方僅有一張窄床的大小,據說那時八千菩薩都來到此方寸之室聆聽教誨。
而關於禪,提到佛陀沒後,雖然是有違其不立於語言的本意,但各種規範、戒律仍被建立起,僧團的分裂,至印度禪師達摩從印度進入中國宣傳大乘佛教,也帶入了茶。後由日本僧人空海帶入日本。但禪與茶真正在日本開始流行始源為臨濟宗的榮西至宋朝習佛法歸國時,他特別推崇茶與坐禪的功效,傳說鎌倉幕府的北條實時的惡寒被他以幾碗茶治好了,茶也就被推廣開成為國飲。而茶室的風格始於能阿彌的設計,將畫軸、字軸掛入壁龕即床 之間,最後室町時代的「侘茶」創始人禪僧村田珠光,他自蓋了茅屋用來坐禪與飲茶,發展出了「禪茶一味」。
書中對於每句禪語都會說明出處,並有解釋,以及引申。用來掛在床之間“欣賞”的禪語多是比較熟悉,好會意的(否則每個人都要在字軸前凝神參悟半天茶會還能進行嗎),所以讀者不用擔心本書可能如記錄公案的禪書語錄那樣咬文嚼字難以理解。
不過說是禪,其實也不止限於禪語。大抵上可以認為是廣義的,只要是意境接近於禪意的都被歸入茶禪,或者可說是“生活禪”。
譬如「忘筌」,語出《莊子.外物》,得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被認為是影響了後來的魏晉南北朝發展出的玄學的“無”,而加上佛學的洗禮後,進一步發展為禪學的“空”。
但得魚忘筌仍不是空,只是逍遙於自然,但禪的頓悟過程與它極為相似,載體只是不得已的目的手段,頓悟後便須把它忘記。禪本是無法以言語相傳的。因此,若要說莊子的學說對於禪有深刻的啟發也不為過,事實上莊子的自然審美觀極為重要,它拒絕、一反中國儒家的教化的審美觀。
“夫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莊子.秋水》)
對莊子來說,自然是永恆連續的變化,它就是一直在那兒,而道是運行的方式,存在的形式,自在自為,是天籟。所以在莊子的思想中並沒有所謂的空。他的理想是齊物,即物化自我,物我、主客合一,人本為自然的一部份。所以有莊周夢蝶之時刻。
而“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莊子.知北遊》)則顯露出莊子的思想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萬物皆由星塵誕生,而終歸於星塵。是屬於一種生命的哲學。
又如本書第八章收錄的陶潛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以及王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也是歌詠自然,當然,詩的語言某些帶有歧異性特質,使得不同的讀者因自己的學識經驗與悟性而可得不同的詮釋,所以能得到接近禪的體悟也無可厚非。
但禪與詩有不同之處,禪要求於悟性之後便忘卻載體,然而詩的載體本身也是一種藝術表現,本身即可成為欣賞的對象,就像一行物的筆墨字跡也是欣賞讚美的對象,相同的地方乃在載體所呈現的時空非日常,是心象的宇宙,然則詩可描繪心象、可寫實、可幻想,可一至多義,但嚴格上來說禪的所指只有一,即空。
另外,一行物還有一些“一簞食,一瓢飲”、“畫蛇強添足”、“行遠必自近”、“君子之交淡若水”等等警句格言,可見茶禪已經發展成有別於禪宗的“見色即見心”、“一切色是佛色”、“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的空觀,茶禪一味是一種範圍很廣泛的生活禪形式,是屬於「侘茶」的生活美學。茶中仍有般若,但涅槃並不必然要昇華為空,但茶禪與禪學強調心的重要性是一致的,風吹幡動乃是因為仁者心動。
總而言之,如果你也侘茶有有興趣,也想進一步了解茶之間掛的都是哪些字軸。我覺得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參考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美國學者,歐美有許多喜歡與研究日本文化的學者,所以並不會讓人太意外。不過可能因為漢語並非其母語,所以對於某些他引用來輔助理解原句的例子,個人讀起來的語感與作者不同,某些字詞的用法其實與原句有段差距。不過因為詮釋涉及很多因素,也無絕對。且有許多的書我也讀過就忘了,說不定作者是對的呢。
讀過就忘了,算不算是「得意而忘言」呢,如果我在學生時期就好好讀莊子,那麼當考試分數很爛,被家長或老師責罵,我便可以得意大剌剌的說出「得魚而忘筌,得意而忘言」該有多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