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PS1尺寸:49x33x59.5mm 重量:50g
O-GPS1內置磁北感應器,GPS訊號接收器,可根據接收到的GPS情報與磁北感應器計算出GPS的方位角,另外根據內藏的加速感應器計算出仰角以及旋轉角度,追蹤攝影時依以上的資訊計算出星體移動的投影軌跡來驅動SR。
O-GPS1的追蹤準確度/拖線程度,與O-GPS1整合的資訊(坐標、磁北/正北的方向、方位、仰角)相關。
而此誤差在追蹤攝影時會在感光元件上造成拖線的星軌,此拖線程度則與鏡頭焦距長度(焦距越長拖線就越長)、相機拍攝時所面對的目標天區的坐標中的赤緯(拍攝仰角與天球轉軸的之間的夾角,夾角越大拖線就越長)以及曝光時間的長短(時間越長拖線就越長)有關。
感光元件可追蹤時間限制:
(注意:不等在此曝光時間內的追蹤攝影一定不拖線,視校正後的精度而有不同。)
受限於鏡頭焦距長度以及拍攝天體的赤緯坐標。
資料摘自官網規格。
O-GPS1燈號指示說明。
K5的天體追蹤功能選單
K3、K30的設定不同
測試朋友寄來的k30的天體追蹤功能看是否正常,發現k30的拍攝方式與K5完全不同。k5的天體追蹤攝影的執行完全在GPS的子目録下,只要點選開始攝影之後再按下快門就開始了。但k30的方式大不同,必須先進GPS選單內將B快門模式(B門時的動作)設給天體追蹤(星星符號),然後開啓定時拍攝,這時就可以設定下面的追蹤曝光時間。設定完後必須將上方模式轉盤轉至B快門,才會進入天體追蹤拍攝模式,再按下快門便會開始追蹤曝光。
(確認主選單左上角要有一顆星才是在astrotracer的拍攝模式。)
(注意:不等在此曝光時間內的追蹤攝影一定不拖線,視校正後的精度而有不同。)
受限於鏡頭焦距長度以及拍攝天體的赤緯坐標。
資料摘自官網規格。
O-GPS1燈號指示說明。
K5的天體追蹤功能選單
選擇開始拍攝,並按下OK後,接著需再按下快門才是開始進行曝光。
K3、K30的設定不同
測試朋友寄來的k30的天體追蹤功能看是否正常,發現k30的拍攝方式與K5完全不同。k5的天體追蹤攝影的執行完全在GPS的子目録下,只要點選開始攝影之後再按下快門就開始了。但k30的方式大不同,必須先進GPS選單內將B快門模式(B門時的動作)設給天體追蹤(星星符號),然後開啓定時拍攝,這時就可以設定下面的追蹤曝光時間。設定完後必須將上方模式轉盤轉至B快門,才會進入天體追蹤拍攝模式,再按下快門便會開始追蹤曝光。
(確認主選單左上角要有一顆星才是在astrotracer的拍攝模式。)
要測試K30與O-GPS1是否動作正常,可先瞄準建築物來測,啟動天體追蹤曝光後,長時間建築物的輪廓會拖線且方向大致與天體運行方向相反,表示相機作動應該是沒問題的。
接著對星空實測,先只用固定攝影B快門,k30+DA*200 60秒 呈現星軌的照片。
STORY Link:
NHK TV - Special Report: Capturing the Stars
ペンタックスの「アストロトレーサー」に迫る ~どうやって赤道儀不要の天体追尾を可能にしたか Reported by 小倉雄一
K5 firmware update
http://www.pentax.jp/english/support/digital/k-5_s.html
O-GPS1產品官網
http://www.pentax.jp/japan/products/o-gps1/
使用前的精密校正(如果校正顯示無法完成,讓相機面對不同的方向再重新試一次。)
ps.
*
(2015/05/28 updated 幾年了還沒出 O-GPS2 XD)
(2013/01/12 updated)
以下只是個人對下一代機(如果有)的期望XD
wish lists for O-GPS2 or firmware updates:
1.如果O-GPS1能配合相機顯示出相機所對準的赤道座標(和星座)就更好,不然至少有仰角座標會比較方便。
那就可以成為簡便的Push-to 系統(裝在相機或望遠鏡之後,當然精度是有限的)。
2.改善電力顯示方式。
3.使用焦長沒有列在選單上的手動鏡。
4.配合Liveview 做二星或三星超精密校正功能。
5.增加1/2速星景模式。
6.改善使用超廣角鏡頭拍攝經常出現的中央清晰周圍卻拖線的現象。
7.此外,如果O-GPS1能開發出利用磁/正北感應器及加速感應器(accelerometers)來對極軸,或修正赤道儀極軸或週期誤差的功能,那運用的範圍又更廣。XD
哇! 這真是好東西 ~~
回覆刪除是啊,很輕便的配件,目前只有pentax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