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看太空站
從芒草叢蹦出隻
金色的大鳥
出現於畫面的時刻 2014/11/29 AM 5:50'58" (UT+8) NW 327.4° Alt +9.7°(地平座標:方位、仰角,是一種相對於觀測者所在位置的座標系統。)
預報亮度最亮時有負二點八等左右,亮度會隨著位置而變化,越接近太陽時反而會因為天空的亮度而越來越難以看見,因此此次 預估可見的全程雖有七八分鐘之長,但實際上比較容易觀測的是過子午線以前的前半段。
雖然氣象預報是多雲,但根據以往的經驗是不一定準確,看狀況可以上來碰碰運氣,還好
這次運氣也還不錯, 接近觀測的時間,有些部分的雲層有散開,而這區域剛好露出一塊,因次可以看到國際太空站自左下升起後約兩分半的過程。看到ISS剛出現的時候非常震撼(現場看比從影片看更震撼),因為非常亮非常明顯,很大一顆好像顆金色的火球,你可以想像成是金色大鳥(如果倍率放夠大)。
這次使用兩台相機,其中G1x MK2用來錄影由凱凱負責按快門,這時已經接近天亮(此刻的太陽的座標E 110.4 ° Alt -7 ° ,事先從星圖中查出觀測時刻的太陽的仰角位置可與過去曙光中拍攝的 條件經驗對照,從過去的相片來對天空亮度做一個先行的參考準備) 。
用來超長焦拍攝的設置則是個人用來遠距拍攝水鳥的設置(P75,2XL,K5, KDS雲台,內紅點等) ,追拍太空站的方法也跟超長焦拍飛鳥時一樣,先用熱靴上的內紅點瞄準太空站的前方一些, 然後將眼睛移至觀景窗這時ISS應該就會進入視野內,對焦則因為使用手動對焦,一方面要搖鏡追蹤還要同時對焦是需要不斷練習的地方,ISS目標面積相當小,對焦反而比追蹤上要困難一些,如果面積大(倍率高些)會比較容易辨識對焦的精確度,這是這次拍攝的經驗。
35等效焦距1500mm 拍起來仍是非常小。 Pentax 75SDHF , A-2XL, Pentax K5
ISO640 1/500s
因為實在太小了,只好放大放大再放大XD 下次可以試試以目鏡擴大增長一些焦距來拍看看(希望焦距能至少兩千五至三千左右 )。
初體驗算是成功吧。
要回家的路上從巴拉卡公路望向雲霧中的台北市區。
Ps.
欲觀賞國際太空站可於以下網站先查詢各地可見ISS 的時機,然後再查詢SkySafari 有詳細即時座標。
ISS observation
如果只是純觀賞而不做拍攝的話,便只要知道出現的時間和大概方位(見上方連結),然後會不會被地形遮蔽就可以了,因為它很明顯。
關於地平座標系統:
地平座標系統自從有了電子星圖以後就實用多了,要將星體的赤道座標系統轉變換為即時的 地平座標系統需要經過一套公式計算,所以在行動裝置開始有星圖以前的年代,除非你帶一台筆電,否則要查詢現成的即時地平座標並不那麼方便。但現在時時刻刻每分每秒都可以立即從行動裝置上的電子星圖同時查到赤道與地平座標系統,所以使用上更為便利。
地平座標系統通常用來預測、尋找較明顯的目標,譬如星座、較亮行星、彗星、衛星等。可以很直覺的知道大概的位置。尤其使用在預測方面,譬如選擇觀測地,可以先判斷會不會被地形遮蔽。或者要拍攝包含地景的星景,譬如升起的彗星、星座或衛星(如ISS),可以配合特殊的地形地物與將升起的目標來選擇適合的視野大小的焦段鏡頭以涵蓋兩者,到觀測地時亦可先瞄準方位構圖,好整以暇地等待。 (以實際天空中的星星對照電子星圖可以先確認地平座標、更準確地瞄準等待)
若能先了解觀測地的地形對於擬定觀測計劃會有很大的幫助。
(記得在家規劃時,電子星圖的觀測位置要先改為實際觀測地所在座標,否則會有誤差。)
譬如個人已經先依據過去的星空確認了大屯鞍部的地形,ISS升起的路徑自仰角約十度以上便沒有遮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Welcome, please feel free to leave your messages 歡迎留言與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