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在陽台上觀看土星(8/16)與木星(8/19)。最近是很適合觀賞行星的時機。
準直法
Pentax 105SDHF(D=105mm, FL=700mm), XW3.5目鏡, SONYRX100M3 相機zoom到等效70mm
整個Afocal 系統等效為 14000mm
相機的live view 畫面,對焦放大
土星:白平衡設手動訂在4000K
ISO設6400, 快門設1/100,光圈F5
XXXXX
閱讀Green的《眺望時間的盡頭》——
《優雅的宇宙》作者,最強弦論推銷員Green又有大作了,不過這回天文物理學家不談弦論,而是企圖從物理的角度來介紹宇宙的誕生以及人類演化,與未來可能的結局。這幾天把它讀完後,個人認為基本上這本書的內容一半可以歸納為熱力學第二定律,一半是演化論。雖然裡面沒有公式,但也不算好讀,是腦筋要在清醒的狀態下才有辦法閱讀的科普書。在此做個小小的備忘。
前四章的主題幾乎都圍繞著熵,從蒸氣機到大霹靂、星球的誕生到生命的起源。可以一言以蔽之
:「生命的歷程就是完全由物理定律描述的曲折經歷。」
基本上Green想告訴我們,熵的二步法則造就了宇宙中的所有現象,二步為,在總體朝著高熵的進程中允許局部的低熵的模組存在。同時,量子的機率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設想在宇宙誕生之前已經歷了幾近永恆的時間,那麼即使是機率極低的可能性的事件都會發生,譬如在一片熱寂的滾水中出現了一小區域的低熵的平坦區域,我們的宇宙便從那裡誕生。
這也就回答了 “這世界為何有東西,而不是什麼都沒有?”
而在從第五章起,從生命、人類的出現,文明的演化,在深信達爾文主義的Green眼中,人類包括藝術在內的所有能力與行為,都是與生存能力息息相關,是演化下的產物,如同標準模型下的宇宙,人類的感官也都只是不同的粒子的組合的運作,即便裡面有我們目前仍未能了解的複雜機制。
就個人的感受,Green的物理主義也算是一種宿命論,只要能知道粒子的初始狀態,如果我們有一台超級電腦能記錄、計算所有粒子的互動,並且遵循一個萬有定律(如果我們能悟出),人們就能推算這些粒子未來的所有狀態。
(但是量子論也留下了一點轉圜的餘地?譬如即使機率再小的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也不為零。)
這幾章Green亦旁徵博引,探討人類所有令人好奇的,與其他生物不同的特徵,意識、語言、宗教、藝術等在演化中是扮演何種的角色,又有哪些學者有相關的理論闡述。
雖然化約論眼中的宇宙純粹僅是基本粒子依循量子論等物理定律的到處群聚的遊樂場,令人有些氣餒,不過在沒有其他更好的解釋前,也很難反駁這樣的可能。
這讓吾人思索,行星孜孜不倦地繞著某恆星運轉的軌道,是受著系統裡其他天體的互相影響的結果,諸恆星繞著星系中心的運轉亦是,在行星運轉的世界線上偶爾也會有外來經過的小天體的攝動,許多輕微的擾動並不會改變運行的軌道,但也有擾動足以造成長遠下巨大的影響,以上這些具一般天文常識者都可以輕易理解天體運行的現象,其中藏有某種隱喻,似乎可對應於命理中所稱的一個人的命與運,就如同天體這般的運行著。但人們目前還無法以科學來建構一套讓人信服的命理系統(那套系統所需要的計算能力太驚人了),但也許降低精確度的要求,近似下的系統,西洋星象?東方斗數?這些術數雖然迷人,但就當前我們對於宇宙萬物的了解,這些系統似乎又過於粗糙,譬如一個星垣如何影響人的生活,不似古代,今日我們已知道星座僅是視覺上呈現於我們眼前的樣子,事實上組成星座的恆星它們彼此相距甚遠;今日我們已知道金木水火土五行並不是組成萬物的基本物質,或者說,它們都由更為基本的物質組成。但確實萬物彼此都由某種力互相影響著,最輕的以重力的形式,所以確實是有種可以轉譯為命與運的現象。以上是鄙人在下的胡思亂想。
為何我們總是感覺有什麼是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存在並影響著我們,譬如靈魂之說(包括各種輪迴說),譬如心電感應的奇幻世界。難道人類能夠思索自我的存在而石頭不能,這中間僅是因為彼此粒子組合的不同而沒有其他我們未知的靈屬物質?
我們不能否認人的出生的確會影響他的後天(如果我們不用“決定”那樣重的字眼),顯而易見的,出生在印度與誕生於日本,或者,出生於貴族或誕生於貧窮人家,先天的命的確就不同,至於運,就比較虛無縹緲,但絕對可以肯定,先天之外還要加上過去的每一次事件與我們的行為、抉擇才造就了我們目前所在的處境。
這之中是否有些是冥冥註定?假設我們的抉擇與所有事件的擾動都不足以改變我們朝著某方向前行的軌道,似乎的確可以稱得上是“註定”。
咦,我好像吃到了本書的物理主義的口水。Green大概也會這樣解釋,其實有些無趣,甚至可說是掃興,能容納一點詩意的餘地也沒有。
本書內容雖然讓人可以吸收到不少知識,但個人覺得用散文的方式來闡述這樣的物理主義、化約論,說不定不如直接以公式、定理來說故事更為有趣迷人。如果要說故事,比較多人文色彩的已逝的卡爾沙岡的《宇宙》依然是在下心中的第一名。自從卡爾沙岡的《宇宙》以來,幾乎所有描述宇宙的科普書都偏向於天文物理的發展,而我似乎不曾再讀到有如沙岡那本是以太空探索為主軸的宇宙史,與眺望浩瀚宇宙的人類故事,充滿知性與感性的迷人的冒險氣息。可能是時空背景,《宇宙》出版的年代(1980)那時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與太陽系的探索才剛要進入輝煌的時代,美國的太空梭才剛要準備執行它的第一次任務(1981),遼闊的太陽系、宇宙仍有許多令人好奇嚮往的神秘的地帶,如同在八零代流行的舞廳中奔放的燈光掃不到的幽暗角落。如今,自從標準模型得到巨大的成功之後,人類似乎已經靠近一個能描述宇宙的大一統定律的門前,現在的天文學幾乎都是圍繞著標準模型的發展的歷史,一方面人類對於過去的理論的進展相當自豪並對未來的太空探索信心滿滿,然則,另一方面,人類對於宇宙的敬畏、讚嘆與好奇心,對星空的美感力似乎正一點一滴逐漸流失。
話說回來,個人的心中某部份是相信這樣的化約論的,就目前我們的物理定律的進展,這樣的邏輯似乎很合理。要否定它可能要等到哪天我們突然發現這一切原來都只是幻覺或某人的夢。
另一方面,個人仍願意相信以人類的科學無法解釋的神秘的事物的存在。也許科學將來終能解釋這一切,但目前個人只能抱著懷疑的精神,無法完全排除這些神秘事物真實存在的可能性。
譬如,我就發現我的人生中似乎跟某幾個漢字特別有緣,譬如我住的地方附近有棟大樓叫翰林園,然後曾經有段時間南部有個公司客戶也是翰林園諸如此類有幾個詞彙似乎貫穿著生命。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當我在星空下時很難把眼前的萬物與此書描述的物理主義的宇宙聯想在一起,面對瑰麗、浩瀚的星空給我的震撼,使我相信,這宇宙萬物絕對不止是物理定律這樣簡單,生命也有其壯美的意義。
格林在此書中的開端曾提到,人類恐怕是唯一(或者極少數)有‘’未來‘’觀念並且能夠思考未來以及死亡等存在議題的生物。
因為意識到自己終將消逝於這世界,所以對於可能永恆的各種事物或學問特別感興趣,個人也有同感。人類的歷史乃不斷從藝術創作到數學物理定律追求永恆,以及任何可能作為永恆宇宙的證據的暗示。
希望我們終能悟出的生命的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Welcome, please feel free to leave your messages 歡迎留言與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