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1
大屯鞍部的冬季銀河
《1624》、《倒風內海》、《福爾摩沙三族記》
陸續地讀完了幾本西拉雅書寫的小說,也包括劇本書《1624》,記下一些個人的看法(雜亂地)。
王家祥的《倒風內海》故事背景是1624年荷蘭正要在福爾摩沙大員登陸建立貿易據點並從對岸大量引進漢人來大員墾荒開始,至1662年
鄭成功的軍隊攻下熱蘭遮城這段時間,麻豆社的一位叫沙喃的西拉雅少年的成長故事,在大時代中與命運搏鬥的過程。
即使是歷史小說,王家祥的小說並不是以歷史事件的依序展示作為敘述的主幹,而是以情節來推動故事,讓讀者感染小說角色們的情緒,隨故事中角色探索未知的命運。
陳耀昌的《福爾摩沙三族記》也是部歷史小說,描寫的舞台也是大航海時代的麻豆,但這故事的開始時間稍晚,是從1642年、荷蘭人已在大員建立據點後,一直到1662年鄭成功攻下熱蘭遮城及之後逝世這之間的,由一位荷蘭牧師帶著家人到麻豆社傳教開啟並從此捲入大時代的事件中,西拉雅、荷蘭人、漢人這三族在麻豆交織、衝突或融合的故事,這部小說與《倒風內海》是完全不同的敘事風格,陳耀昌以他的醫生的背景,較著重於理性的敘事、歷史的推理,對於歷史事件有自己的見解,甚至推論了鄭成功的死因。
很有趣的,兩本小說雖然背景都是約在同時期的同個地域,但是兩者故事則大異其趣,一個企圖綜觀三個不同文化的衝突的整個視野,另一個則以西拉雅人的角度去嘗試理解生存的困境與生命的本能。
附帶一提,個人頗喜歡王家祥的筆觸,他的文筆極具詩意,在此小說中作者很巧妙地穿插西拉雅的獨特語彙,展現了一幅早期生活在福爾摩沙這塊土地與自然融合的西拉雅人的泛靈世界。
王家祥擅長描寫,隨著他的文字流動讀者彷彿可以看到畫面:
“整個秋天,龐大的海鵝群準時從北方帶著疲憊的翅膀和悲淒的啼鳴聚集而來,越過奔馳的獵人頭頂,越過慵懶的椰子樹與長屋,越過浮動的艋舺與低頭啃草的肥 壯巴布(豬),降落於密布水樹的銀色水域,游近飄浮著腐爛草莖的沙洲與樹島,爭食水樹脚下肥美的魚群及草葉。那群奇異的水樹便是以它粗壯堅韌的氣根彷彿大腿站 立在水中般的巨人看著海岸上的雲以及草野遠方的山。漁人尋覓的魚群則藏躲於樹 的脚下 生長悠游,擺擺摘取的牡蠣和草蟹則爬上樹的小腿休息呼吸。”
而《1624》這本不止是戲文(劇本)的劇本書,除了戲文與各主要角色的美美定裝照之外,在第一部分〈開演之前〉中翁佳音、李旭彬等作者的文章非常精彩,也附有珍貴的影像,而編劇施如芳文章後列的參考書目是了解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的經典參考。
關於〈1624〉這齣精彩的歌仔戲,在網路上不乏認為編劇過於瑣碎、故事不連貫,或有些不符史實等抱怨。
個人的看法是,的確這個劇本的劇情較為斷續,除了尪姨的預言、獨白帶出的主軸外,還帶到了沈有容與陳第看似與主旨無關的插曲等,另外這齣戲對於歷史的引用與詮釋可能與史實的差異等,但個人認為並無損於觀眾欣賞這部戲的樂趣。
為何這麼說?首先,這部戲定位由一個角色扮演遊戲的展開,既然是角色扮演遊戲,那麼隨著玩家(這裡是Game boy)的選擇與參與,多少就會改變了歷史,其實在這裡就應該拋下歷史的束縛而讓想像力馳騁。此設定有意無意已提醒看戲的人不要完全把它當作在轉述正確的歷史來看,請把它當做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