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5

星點修飾 (correcting star trails)(2)星點與背景分離處理

修飾前與修飾後


這裡的後製修圖指的僅是修飾,不包括將本來沒有的東西加進去,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提過使用O-GPS1拍攝後的各種後製,旨在將本來就有拍到的東西清晰地顯現出來,進一步的話是加以調整、修飾美化。但如果本來就沒拍到的東西,再怎麼處理也是沒有,這也是拍攝時的最基本要求。至於將沒有的東西加進去,那是另一種創作,與欣賞星空等自然現象無關,這裡並不討論。
誠然,前赴光害非常小的地方拍攝,以及追求越高追蹤精度的設備與技巧,所得到的圖檔需要後製處理的情況就會越小,但這就端賴每個人的需求與考量。觀星,與拍攝星空的樂趣,主要在現場(即使是喜歡設備操作的操作感),再來是回到家裡的記錄整理(如果需要,包括簡易後製將拍攝目標清晰地顯現出來)與分析、思想的抒寫。

如果就記錄與心得整理,前面提及的「進一步加以修飾美化」是並非必要的,進一步美化固然可以因得到漂亮的圖片而有成就感,但其餘味並無法如前面的過程與思想成果那樣持久地令自己感動,當然,這是個人的審美觀與志趣,對其他攝影也一樣,一張只有技術或只是漂亮,而當中或背後沒有其他什麼的照片是無法持久感動自己的,對個人而言,味道很快就會隨時間消散了。


先岔題一下,近幾年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想說話,精確地講是喜歡簡潔地說,寫詩喜歡寫短詩,此外,看小說則大多只看自己喜歡的作家,對許多講求技巧的現代小說失去興趣。是初老的現象嗎?呵,不過最近看到已故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的 〈春琴抄後話〉 時發現原來他也曾有同樣的感覺啊:

「但是,現在的我對於『當成惡魔』的亨利克・顯克微之的說法難於贊同。想起北原白秋『年紀越大,越喜歡短詩,甚至覺得三十一文字的和歌都太長』這句話。這跟亨利克・顯克微之的所說的並不一定矛盾吧!⋯⋯年輕時覺得不像小說的作品就意猶未足,年老時,對這樣的寫法完全失去興趣。無論寫得再巧妙,知道巧妙的底細,覺得不用讀就知道了。現在我們很少看雜誌的創作版,是因為如果寫成敘述文只要半張或一張稿紙就夠了的東西,卻詳細劃分,分階段進行,看穿囉唆、繁瑣之故。」

在下仔細想想這並不是年紀的問題,而其中道理谷崎潤一郎已經道出,只講求技巧的作品,當知道了巧妙的底細,也就再無其他餘味,喜歡精練的短詩(要注意的是字少並不等同於精練),也大概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因此要再次說明,以下後製是屬於美工的部分,需花費大量的時間,雖讓人有成就感,但純屬依個人審美觀的軟體技巧操作,耗費的體力與時間往往數倍於置身於星空下的時間,然則卻與享受星空本身關係甚少,私以為/個人從中得到的樂趣也遠低於置身於星空下,不若尋星、攝星等現場的過程與感受來的深刻。故後製應謹慎為之呵。


這裡個人校正拖線的星點的做法是,先將星點與背景分離,然後分別矯正拖線的星軌以及修正背景,最後再將修正後的圖疊在一起。


1. 利用 FlatAide 將星點與背景分離(操作方法請參考 FlatAide 平場軟體(for windows)使用說明與範例 Guide to FlatAide V2.51 此篇)

首先使用「星像檢出」的功能,自行斟酌調整「星檢出邊際值」,此值越小則檢出越多星點;「星領域強制判定濃度」則設為255 ,即是不檢出星點以外的天體部分。

星點檢出之後接著進行「星像消去」功能。



執行「星像消去」後的產生的圖即是背景的部分,將此圖存檔成 背景x。(勿執行模糊的動作,模糊是在製作flat檔案時才會用到)


接著執行「補正實行」,得到將背景消去的星點圖。也將此圖存檔。


得到的星點圖檔。


2. 以PIT開啟星點圖並進行校正。(PIT請參考PIT :校色(match color)、星點修飾工具 (correcting star trails) 此篇)



修正拖線後的 星點圖a



3. 使用Photoshop 處理剛從FlatAide分離出來的 背景x(因為將星點消去後的背景會有一條一條的痕跡,此處將修飾此痕跡)。

使用濾鏡功能中的「污點與刮痕」(Dust & Scratches ),此處強度約設在8-9之間(自行斟酌),調整臨界值到圖片可維持清晰的狀態。


處理後得到的 背景圖b


4. 使用Photoshop 疊圖

將處理後的 星點圖a 與 背景圖b 相疊(背景圖可以有不止一張,可嘗試以不同的方式處理背景並加入相疊),調整各圖層的透明度,得到完成圖。接著再將完成圖進行微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Welcome, please feel free to leave your messages 歡迎留言與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