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6

隈研吾、陣內秀信《廣場》/ Eric的烏克麗麗〈第二人生〉




繼介紹日本模糊內(住所)外(自然)界限的傳統家屋的,日英對照、圖文並茂的隈研吾好書《境界》,淡交社又出了本同樣是日英對照的,由隈研吾與陣內秀信監修的《廣場》。

隈研吾在此書中說到,人們正逼近全球的資本主義本身的飽和點,他呼籲我們應從從現代好大喜功偏愛象徵的超高樓大廈的都市建築,找回 Human scale 的建築,創造真正具有 Lively atmosphere的廣場,而不僅是現代都市貧乏的購物廣場。回到實在論,重新連結人們到實在的廣場。

數位時代的網路社交並無法經驗 body-feel,腳走在實在的地面上的觸覺,對於城市的五感等感官,他認為人們終會開始意識到我們在電腦資訊、虛擬實境中缺乏的東西,人們會開始想念過去的實體城市。他並不像磯崎新那樣主張“未來的城市是廢墟”的悲觀。


數位科技並不是當代唯一發展的東西,建材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包括過去纖弱、不耐火的材料都有了長足的改進,當日本引進西方現代化的建築與空間設計時,日本傳統的紙、竹子等建築重要的元素曾被拋棄,改使用磚頭、混凝土、鋼鐵,因為工業化、防火的需求,在當時並沒有其他的選擇,直到現在新材料的誕生,使得找回日本的傳統建築精神、空間文化得以實現,包括耐火的木材,不易碎且透明度可變化的玻璃等,可以重新以新的材料來詮釋日本傳統的障子”Shoji“紙窗,找回曾一度遺失的日本的空間美學財產。他認為日本這些Hiroba public spaces觀念或許能提供接近全球資本主義極限的世界的一種救贖,這些Hiroba提供人們美的舒適的空間外亦是彼此親近的一個搖籃,是療癒的空間。

書一開始介紹隈研吾的幾個作品,熟悉隈研吾的讀者應該不陌生他的建築風格,在本書中介紹的作品,他發揮其一貫的善於運用日本的傳統元素與自然素材的能力,打造了模糊私人與公共空間邊界的、讓人們能不期而遇、自在停駐或交流,溫暖而具有療癒力的都市廣場。

接著在陣內秀信的關於日本的廣場的系譜介紹文章後,是日本各地、出自不同建築師的廣場實例,其中不乏大家耳熟能響的知名作品。此書除了對許多日本廣場有豐富的照片與文字介紹外,另外穿插的四篇論述也是非常精彩,個人也非常喜歡。

小野寺康的論述認為日本過去的歷史裡並沒有關於廣場的都市文化(他這裡所稱的廣場是指等同於歐洲的plazas 概念,然則本書統一把“廣場”翻譯成“Public space”, plazas是特定形式設計的空間,應只能算是 urban public space的一種,但他的意思不止是說日本傳統沒有plazas這樣的廣場概念,接下來的論述看來他似乎就是認為日本傳統裡沒有public spaces 這樣的空間設計概念),例如他提到相應於歐洲廣場的功能等價之物,在日本是較寬的主要街道、神社或寺廟的前埕、著名的觀景處、河畔或橋下等,在歐洲廣場會有的活動在日本則會在上述的地點舉行或發生。但他解釋到傳統的祭事或慶典活動舉行是「暫時借用」上述的空間,並非是一個永久的廣場(計劃設置的公共空間),僅能稱作“Hiroba-ka, 廣場化”的空間。 

陣內秀信對這點有不同的見解。陣內秀信的文章認為上述的那些所謂相應功能的地點其實就是日本傳統的public space - 廣場,我猜意思是,那些地點在建造、設置時的確是依照了特定的概念建設的(做為公共交流的空間)。

陣內秀信在他的關於建構日本公共空間的系譜的論述中指出的第一種日本的public space 是神聖場所,譬如神社前面的空地,他認為這個空間本來是特地「被創造」來做為公共空間的,那些空間在非節慶祭典時也是人們會聚集的空間,人們會有意或無意的在此相遇、駐足休息、交流或進行其他活動等,充滿「生活感」。這點我覺得倒是很像我們的廟埕,很容易理解它的確在建造時就已經考慮到要附與它讓路人或居民(主要是左右鄰舍)一個能在茶餘飯後聚集在一起閒聊,讓小孩們共同玩耍的社交功能。陣內秀信便是從功能的角度來尋找與歐洲扮演同樣角色的日本傳統空間,另一個神聖場所關聯的public space便是神社前的街道(譬如商店街)。他另提到從江戶時代誕生的,橋下、河畔的空間譬如隅田川,茶席、劇場、商販、街頭賣藝者等,是一個充滿活力、猥雜生活氣息的十足的公共空間。又譬如鴨川。

"生活感 ,Lively atmosphere"是本書包括隈研吾等幾篇論述作者公認的、公共空間必須具備的重要元素。陣內秀信特別提到近代為了治水而築起的高堤將河畔空間與都市隔開已失去它成為公共空間的要素。(直到河川法的改進,重新將周圍環境與居民的需求考慮進去)

陣內秀信的系譜論裡介紹了豐富實例(本書的四篇論述中提到的一些例子在書中有專頁文章與照片簡介的都在文章中有加註頁碼),除了傳統的public spaces外,日本近代也演化出了一些不同以往的廣場,1980後半、泡沫經濟年代興盛的許多再開發計劃,其中“步行者天國”,即徒步區是其一,譬如銀座中央同、新宿通。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徒步區將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連結,譬如連結鄰近的商業或辦公大樓具有娛樂功能,將私人空間連結到公共廣場或本身特別設置供公共使用的社交空間的規劃,儼然成為喧鬧都市裡的平靜綠洲,一個能療癒人的空間一個可以讓人放鬆、放慢步調的,具生活感的空間,是近代都市才有的公共空間。此外,屋頂的廣場也是近代興起的一種由私人空間規劃的提供社交功能的公共空間。

陣內秀信在建構系譜的一開始即說明了西歐的廣場與日本的都市空間結構不同之處,歐洲世界依據希臘羅馬的原則,廣場被建立在結構的中心,中世紀時期,廣場都被建立在靠近政治、經濟發展的精神中心,然而日本則不是如此。這點小野寺康的理論中也提到,他並進一步論及幾個重要的,與西方不同的日本傳統空間文化概念,也是我很喜歡的部分,作者引用楨文彦的理論,西歐的都市構造是「中心-區劃」,日本則是「奧-包攝」,西方城市的中心是與相應設施相關的廣場,街道的規劃則向中心收斂。日本傳統則大異其趣,譬如中世紀城下町以部分區塊以城堡為根據地規劃成格子狀,城堡被以護城河、土壘的加強防禦保護著,顯露一股神聖、威嚴、自豪的氣氛,那無法探視,不可直觀的象徵便是城市的「奧」之處。圍繞著奧的是以職業階級等層層分佈如洋蔥皮的城市,其中道路曲折如迷宮總不直接指向中心,雖然有一說是因為軍事的目的,但主因極可能是日本人的民族性與文化即偏好如此,以個人的感受即是人們偏好幽隱、幽微。

西方的街道常指向市中心的廣場,特定建築譬如教堂或市政廳,經濟文化政治等活動的中心,那是所有道路的透視上的「焦點」,而日本傳統的市街沒有這種規劃,有的是指向遠景或者隱約包圍或通向一個深處的「奧」,這樣的空間結構以參道為一種典型(西方的信仰設施往往是只有廣場而沒有這種營造“前往”經驗的規劃空間),參道空間是種過程,一種“Michiyuki ,道行”,它帶領我們,通過結界或鳥居延著焦點並不明確的地方向前。

作者稱這些空間規劃的技術是利用了「見え隱れ」,它也被用在迴遊式的庭園,這樣的造園設計技術有個專業術語是“Sawari,障り”,路人/參觀者並無法一眼遍覽整體的景觀,隨著精心設計的動線引導,參觀者會看到不斷變化的景觀,庭園不同的表情,他以桂離宮為例子。(桂離宮是許多談日本傳統建築、庭園的書都會提及的例子,可見它在日本人中獨特的存在。)

陣內秀信在文章中舉 Teiji Ito - 伊東貞司的論點,在道行過程中,人們將在心中不經意形成心象風景,經由符號的分佈,這些心象風景於是空間化。符號間的空間、餘白可稱做“Ma”。

很巧的,前幾天看到 2019普利茲克獎的日本建築師磯崎新在一部英文影片中一直提到“Ma”,但 “MA”到底是什麼如果光看英文實在很難理解,真巧在這篇日英對照的論述突然出現,所謂的MA 是「間」,是日本的一個感性的空間,但不需是實際的空間,甚至,它總是心象風景,是一個想像出來的空間。譬如龍安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無法體會「間」,那它只是一個很小的,堆了幾顆石頭裝飾的庭園,但如果參觀者能欣賞它營造的「間」的意味,那麼這些符號便能在觀者心中形成一個浩瀚的空間,它遠大於庭園的實體空間,那便是成功的枯山水。

當我們在思考日本的空間文化中的“Hiroba”的質地時,不可忽略「間」的觀念,它是在時空中的動態過程中形成的。
Günter Nitschke 有篇專文研究 MA  http://www.east-asia-architecture.org/ieaau1/research.html

最後,永山祐子在書末以簡短的篇幅介紹了日本 Hiroba-ka (廣場化)的歷史與實例,主要是私人空間規劃出的廣場化。這些私人空間廣場化的例子特色便是模糊了私人與公共空間的界線,讓人們能很自在地穿梭在彼此之間而不會特別意識到。譬如 “Kaekko”,它是一個讓孩童交易二手玩具的活動,這由藝術家Hiroshi Fuji發起的活動很快地流傳開來,這是一個由活動網路發生的廣場化的例子。

題外話,個人的經驗,在閱讀《廣場》的英文時遇到不懂的生字,盡量先不查字典,看一下對照的日文,因為大多的漢字辭彙的意思跟中文很像很容易理解,所以往往對照下就能知道英文的意思,有時也能反過來理解不懂的日文辭彙譬如芝居丶木挽之類等等,所以閱讀隈研吾監修的淡交社這兩本日英對照的建築攝影/評論書是蠻有趣的閱讀經驗。








***

Eric & ALan 烏克麗麗彈唱〈第二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Welcome, please feel free to leave your messages 歡迎留言與指正